
吕延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保定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河北理财网综合(刘杰)2025年,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将继续积极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加快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环境气候风险管理,开展“碳核算”,提升绿色金融专业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将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建设成一流的绿色普惠银行、气候友好型银行和生态友好型银行,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2024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保定市分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坚持党建引领,发挥金融优势,以“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肩负自身金融使命,服务五大重点领域,特别是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方面持续推进,为构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贡献邮储力量。
绿色金融方面
全面落实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按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保定市分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以及2025、2030、2060三个阶段工作目标,“十大行动”38项具体措施,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制定了《2024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保定市分行绿色金融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全行绿色金融发展。
强化组织管理,健全绿色治理
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始终坚持市分行党委统一领导,扎实有序开展绿色金融发展工作,将“打造绿色普惠银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纳入全行中长期发展战略,合理布局绿色战略,优化金融资源,谋划长远发展,科学精准施策。截止到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2亿元,绿色融资余额超过20亿元。
定期组织碳达峰、碳中和暨绿色金融领导小组会议
市分行碳达峰碳中和暨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定期跟踪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项工作落实落细。2024年市分行组织召开两次领导小组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推进,确保绿色金融发展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优化政策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结合总行及省行授信政策指引,根据国家及地方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规定,明确绿色金融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积极支持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实施清洁生产,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落实碳排放、碳强度政策要求,防止“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
创新产品与服务,支持绿色发展
一是大力推行线上产品,加大新能源客户支持力度,支持绿色发展。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推进E捷贷、极速贷、网商贷等互联网贷款产品发展,推广光伏贷、燃气贷、小企业节能环保贷款等线下绿色产品。同时,持续加大对符合绿色信贷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拓展优质绿色信贷客户。
二是推进前端移动展业发展。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推行前端电子化切换。信用卡部严格执行总行的产品创新政策,目前,前端进件已全面实现电子化切换,代替传统的纸质进件,各业务部门也在全面推动移动展业的发展使用。
三是持续推进企业客户碳核算和环境信用修复。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积极有序推动环境信息非强制性披露企业客户碳核算,积极应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平台 (InsBlue)为企业提供实时在线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利用“金睛”信用风险监控系统,大力推进企业客户碳核算和环境信用修复。2024年,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为45户小企业客户进行碳核算,全面推行企业碳核算工作,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风险管理。
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经营管理绩效考核
制定经营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将绿色贷款、绿色融资增速、ESG风险指标纳入各级机构经营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并将绿色银行建设相关指标纳入授信管理工作评价。
优化资源配置
对于满足监管统计标准的绿色贷款和绿色融资业务,使用总行制定的经济资本调节系数。将绿色金融与ESG评估指标纳入经济资本管理评价体系。在资本约束下做好资本配置,资本优先支持绿色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长。绿色信贷、绿色债券FTP给予15个BP优惠,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绿色信贷给予70个BP优惠。
加强绿色金融相关培训教育
2024年,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组织全行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方面的专题培训,提升绿色金融贷款系统录入质量。2025年,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将继续积极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加快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环境气候风险管理,开展“碳核算”,提升绿色金融专业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将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建设成一流的绿色普惠银行、气候友好型银行和生态友好型银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普惠金融方面
普惠基因已深植邮政金融血脉,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定位,是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先行者和实践者。2024年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百亿元,当年累放金额超过12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户数1万余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77亿元,全年净增约6亿元。
进一步开发重点商圈及优质行业
选取保定重点市场和县域特色行业进行梳理和划分,制定“一行一重点”市场/行业开发计划,进一步加大产业贷的投放力度,2024年实现全区统建项目4个(粮食收储、畜禽养殖、烟草酒水、快消及耐用品批发零售),一县一品项目11个(箱包、中药材、起重工具、纺织、肠衣、麻山药、纸制品、雕塑、再生资源、金属制品),实现产业贷年度放款28亿元,净增11亿元。
加强“邮银”协同,扩大客户服务半径
为进一步发挥邮政网络优势,加强对农村普惠小微客户的服务,邮银双方强化业务发展协同。银行负责邮政人员相关产品及业务培训,邮政负责网点服务半径内客户筛选及推荐。2024年,邮银协同小额贷款业务余额超3亿元,实现年度净增超1亿元。
加强名单客户的营销
积极开展名单化管理、精准营销获客。进一步优化使用多种名单客户,制订差异化客群营销方案,通过加强营销过程管理,以支行为单位,分片区组织“电话营销+实地外拓营销”,积极推动普惠客户精准靶向开发和业务联动开发。
打造“线上+线下+远程”的立体化营销体系
一是科技赋能,用好营销工具。充分发挥普惠服务代表数字化管理工具、普惠营销地图、普惠全景业务视图数字化服务平台作用,“线上+线下+远程”多维度全方位触达客户。二是网格营销,加大网点拓客。打造完善科技金融网格营销管理系统,通过网格划分实现辖内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实时跟进重点客群企业的开发与营销进度,助力市场研判。
支持小微企业纾困,降低综合成本
2024年,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继续加大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的资金支持,对符合贷款准入条件的客户积极办理授信,对于存量客户提前联系客户,及时续贷。同时,对于暂时资金周转困难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贷款,积极协调推进贷款各类风险缓释措施,2024年期间共计办理90笔、金额2000万元。
普惠金融服务案例
安国是全国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安国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以药兴市、科技兴药”的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药业特色经济新格局。全市药材种植常年保持在13万亩以上,药材产量占河北省的75%以上,占地2000多亩的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东方药城有药行(栈)近300家,中心交易大厅摊位4000多个,市场成交额逾50亿元。
由于经营模式的特性,商户资金普遍存在需求大、流动快特点。对此,邮储银行安国支行联合市分行针对当地生产及经销客户的实际经营特点,研发推出了特色产品——中药材产业贷。该项产品是为满足贷款条件的商户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需求的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方便经销户用款需求,在拥有邮储银行结算账户的前提下,无须出门即可获得额度可达100万元的信用贷款。借助该产品不断实现金融服务新突破,2024年安国中药材行业产业贷余额近5亿元,年增达到2亿元,满足了广大客户的资金需求,实现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有效触达。
金融科技方面
健全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数据赋能机制保障
为应对数字金融发展的新趋势,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支撑。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加强了数据分析团队的管理,推动数业深度融合,并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在守住底线的同时促进发展。数据管理工作紧密围绕内外部数据领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落实数字化转型规划。通过构建人才队伍体系,促进数业融合,激发团队合力,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提升数据应用能力,充分释放数据资产价值
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依托技术创新、场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进数据分析工作,深入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构建智能化的数据应用环境。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强化数业协同,以数据分析项目为抓手,推动数据分析成果的产品化落地。重点关注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邮银协同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以前中后台不同层级需求为导向,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分析、客群化运营、客户标签体系构建、集约化风险防控和全局式经营决策支撑,全面寻找“需求破题”的突破点。邮储银行保定市分行持续加大数据分析成果的产品化及应用推广力度,将创新性数字化产品推广至基层业务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主动收集并反馈业务需求、系统优化与客服体验方面的难点和痛点问题,通过专业培训和合作开发等方式,培养自有人员的研发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持续赋能业务发展。
(作者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保定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
网友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