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理财网讯 昨日下午,保监会披露了行业保费数据,备受关注的万能险数据也随之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可对比的69家寿险公司中,有44家万能险负增长,仅有25家正增长。
引人注意的是,有11家寿险公司的万能险下降幅度超过90%,下降幅度超过50%但小于90%的险企达14家。整体来看,中资寿险公司万能险下降幅度高于外资寿险公司。
逾六成险企万能险保费下降
上半年寿险公司持续转型保障型产品,万能险保费出现大幅下降。
保监昨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5209.61亿元,同比增长29.32%;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3647.58亿元,同比下降57.82%。
从保费来看,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前6个月,寿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绝大部分为万能险)达3482.89亿元,同比下降57.02%。其中,中资寿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3275.1亿元,同比下降57.92%;外资寿险公司达该项保费为207.8亿元,同比下降35.11%。
从保险公司来看,可对比的69家寿险公司中,有44家万能险保费负增长,占可对比寿险公司的64%;有25家正增长,占可对比寿险公司的36%。
其中,有11家寿险公司万能险下降幅度超过90%,分别为中法人寿、君康人寿、前海人寿、安邦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和谐健康、幸福人寿、汇丰人寿、中华人寿、安邦养老、信泰人寿,下降幅度分别为-100.00%、-99.65%、-99.40%、-98.42%、-97.74%、-96.65%、-96.03%、-93.56%、-93.35%、-92.65%、-91.28%。
下降幅度超过50%但小于90%的险企有14家,分别为农银人寿、国联人寿、中荷人寿、国华人寿、复星保德信、昆仑健康、中韩人寿、利安人寿、恒大人寿、渤海人寿、东吴人寿、阳光人寿、瑞泰人寿、长城人寿。
万能险正增长的险企包括工银安盛、弘康人寿、中意人寿、人保健康、信诚人寿、华泰人寿、建信人寿、君龙人寿、中宏人寿、民生人寿、陆家嘴国泰、中美联泰、平安健康、交银康联等。
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新成立的寿险公司,由于没有历史万能险数据,因此未纳入对比之中,这些险企包括横琴人寿、信美人寿、华贵人寿、和泰人寿等。
万能险保费占比下降19.45个百分点
与行业万能险保费下降形成反差的是,保障型产品保费迅速增长。
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巡视员、副主任王蔚近期表示,今年上半年行业坚持“保险业姓保”,业务结构加快调整。人身险公司业务中,具有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的普通寿险业务规模保费占比52.91%,较去年底上升16.71个百分点;万能险占比17.4%,下降19.45个百分点;分红险占比28.80%,上升5.04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身险公司业务中,“从新单业务结构看,期缴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33.11%,同比上升6.47个百分点。其中,3至5年期和10年期及以上期缴份额上升比较明显,分别占新单业务的12.12%和15.74%,占比上升2.58和2.11个百分点。” 王蔚提到。
实际上,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下发文件,收紧万能险。
近日,审计署在《关于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个别保险公司通过资产管理计划、万能险等筹资入市,影响资本市场秩序”等问题。对此,保监会表示,保监会高度重视审计报告中反映的相关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查找制度漏洞,进一步推动整改落实。
保监会同时提到,近年来万能险的快速发展潜藏较大的风险隐患。一是个别保险公司违背万能险自身发展规律,把产品设计成期限短、保障低的纯理财型产品,业务结构严重失衡。二是个别保险公司把万能险作为融资工具,激进投资,资产负债严重错配,给公司自身带来现金流等风险,影响了资本市场秩序。三是监管制度存在漏洞,在法人治理、资本真实性、资金运用、产品管理等方面监管不力。
保监会提到,将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强化重点公司监管,推动万能险有序健康发展。一是强化法人治理、资金运用、产品管理等领域的监管力度,对重点公司实施全过程、穿透式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加大违法违规查处力度,对恶意扰乱市场秩序、违规运用保险资金、背离万能险自身发展规律的行为,坚决查处,决不手软。三是健全和完善监管制度,督促保险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引导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来源:证券日报 苏向杲)
|
网友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