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理财网讯 “PPP”是眼下投资圈里的“热词”,“PPP+环保”和“PPP+资产证券化”等概念的相关股票俨然成为疲软A股市场的耀眼明星,受到包括公募、私募基金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热捧。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勿盲目追逐热门,而应该为后续可能的机遇提前做准备。
追星“PPP+环保”需谨慎
wind数据显示,64家涉及PPP项目的上市公司,超过七成中报显示利润增长。8月至9月14日,个别涉及PPP项目的环保类上市公司股价上涨超过16%。同期上证综指跌1.6%,深圳成指涨2.64%。
分析人士指出,PPP+环保近期优异表现背后诸多动因。首先,2016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减慢,PPP作为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的重要办法,获得了政府的有力支持;其次,去杠杆的背景下高收益投资机会难寻,PPP概念展现的前景诱人;最后,G20峰会释放“宽松的货币政策要适可而止”信号,政府的财政刺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上国内国外因素为PPP概念注入希望。
上述条件下,“PPP+环保”板块的优异表现顺理成章。然而从长期来看,概念股走势取决于项目盈利。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留意“PPP+环保”项目的下列风险。一是PPP项目周期长,短期收益不明显。多数PPP项目周期超过10年,甚至达25到30年,投资回收周期非常长。国泰君安指出,上市公司即便有可观的PPP订单,其带来的短期收入并不明显,短期大馅饼的可能性低。
二是某板块大热时,投资者需格外留意相关公司资质。某知名私募基金投资总监提醒投资者:在整个“PPP+环保”板块大热的前提下,个别业绩不佳的水务公司有趁机炒作企图蒙骗投资者的迹象。
三是项目收入存风险。中信建投指出,某些公益类环保项目无法盈利,由地方政府支付相关费用。此类项目往往由承接单位先垫付项目费用。对于此类项目,承接方在进行过程中面临巨大债务负担;项目完工后,则面临能否及时收回垫付资金的风险。
“PPP+资产证券化”隐藏机遇
多位基金业人士表示,PPP项目可以与资产证券化结合,进行后续融资。券商、基金公司可先行就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开展准备工作。
从财政部PPP中心的数据来看,截至7月底,PPP项目库中共有项目10170个。其中市政工程3580个,交通运输1248个。一般来说,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类项目投资额度大,回收周期长,不少项目可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这类项目的收益权适宜做成资产证券化产品。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日前表示,“PPP+资产证券化”可以调动私企的积极性。“公用事业一般回收期长,引入的私人企业无法在短期内收回投资,导致其参与积极性不高。资产证券化可以使私人企业在项目中后期参与进来。”他表示。
德恒律师事务所的张文京律师认为,资产证券化可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退出机制。而有了完善的退出机制,社会资本没有后顾之忧,可放心参与PPP项目。
由于多数项目的融资规模大,期限长,流动性难以保障,PPP资产证券化实际操作尚存在一定困难。比如说,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基础资产估值标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推进,后期的融资需求将陆续出现。
元亨祥经济研究院秘书长唐川表示,目前保障房项目是PPP框架下可以以资产证券化模式进行融资的在建项目类型,未来必将有更多领域的在建项目向资产证券化释放。
唐川认为,PPP资产证券化有诸多细节需要考虑,譬如资产的未来收益变化如何计算。相关券商基金公司可提前进行相关研究。(来源:中国证券报)
|
网友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