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四年后,浦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银金科”)正式开业,银行系科技公司再添一员。
8月5日,浦银金科在上海举行开业仪式,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谢伟在活动上表示,浦银金科正式运作是满足战略要求、顺应客户期待、把握技术机遇的重要选择。事实上,早在2021年5月,浦银金科便已成立,但未真正运作,如今开业则意味着相关业务将逐渐展开。
自2015年11月首家银行系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成立至今,数量已达二十余家。不过,近年来银行成立科技子公司的脚步明显放缓,2022年至2024年均分别仅有1家相关公司成立。
浦银金科成立4年后正式开业,
将围绕三方面开展工作
8月7日,浦发银行官方微信“遇见浦发”发文称,8月5日,浦银金科正式开业,谢伟出席活动并致辞。
“浦银金科正式运作是满足战略要求、顺应客户期待、把握技术机遇的重要选择。”谢伟表示,浦银金科要敢闯敢试、勇于探索,推动全集团转型破局。
作为浦发银行的科技子公司,浦银金科以“服务集团、服务客户”为宗旨,将主要围绕三方面开展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面向集团子公司,构建集团IT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支持智能化场景应用拓展,为子公司数智化转型赋能;二是面向境外分行,支持非交易类业务系统建设,结合境外市场发展机遇助力分行创新业务,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三是面向母行,配合业务部门甄选非银业务场景,构建对公客户赋能平台,助力打造“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
上述文章指出,后续,浦银金科将以数字技术连接金融与产业,打通金融数字产品与企业经营场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服务向更高层级跃迁,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不过,早在2021年5月,浦银金科便已成立,但未真正运作,如今开业也意味着相关业务将逐渐展开。此外,天眼查显示,浦银金科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控股股东是浦银国际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此番浦银金科的正式运作,有望助力母行浦发银行数智化转型。在浦银金科开业仪式上,谢伟强调,浦银金科要“当好集团重点领域破局的尖刀连、技术赋能的特种兵”,要加强协同合作,与集团各子公司、母行各业务板块、各分行深度协同。
与此同时,他还指出,浦发银行将2025年确定为“战略提升年”,以数字金融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打造银行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
而2024年报也突显出该行加强了“科技”运作,比如,去年该行服务科技企业7.1万户,而在2023年为5万户,增幅达42%;科技金融贷款规模(报送监管口径)为60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48%,科技金融贷款规模排名股份制银行首位;截至去年末,集团信息科技投入71.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3亿元,增长2.92%。
国内银行系科技子公司达25家,
近年成立脚步有所放缓
银行系科技子公司的成立可追溯至2015年11月,彼时,兴业数金首开商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先河。在此背景之下,从股份制银行到国有大行,陆续成立了科技子公司。
据了解,银行科技子公司在初期以服务本行业务为主,包括承接母行的数字化转型任务,承担母行数字化研发的任务。随着科技服务能力提升,科技子公司会逐渐过渡到输出同业作为主要营收来源。
从2015年至今,银行系科技子公司已历经十年风雨。据不完全统计,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已达25家,其中亦包括平安集团旗下的金融壹账通、光大集团旗下的光大科技、控股股东由浙商银行变更为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易企银科技等。
具体来看,国有大行中,除邮储银行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均已开设科技子公司;全国性股份行方面包括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城商行是北京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盛京银行、河北银行、长沙银行、廊坊银行、济宁银行,此外还包括深圳农商行、重庆农商行、浙江农信、广西农信以及微众银行。
不过,近年来,银行成立科技子公司的脚步明显放缓,2021年有2家相关公司成立,2022年至2024年均分别有1家相关公司成立。
另外,从科技子公司开业情况看,2025年,除了浦银金科外,今年1月16日,微众科技在香港举行揭牌暨合作签约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微众银行在香港设立科技公司,对丰富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态、贡献香港的创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科技子公司助力母行数字金融发展,
部分被传“回归”
事实上,在部分银行系科技公司开业的同时,亦有兴业数金、中银金科等银行科技子公司,被传回归母行的消息。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兴业银行布局金融科技的重要战略,兴业数金自成立以来就明确了三大发展战略,即做大做强金融云、打造开放银行平台以及做好集团信息科技力量的补充。其中,金融云服务由兴业银行早期打造的银银平台脱胎而来,是兴业数金的主营业务,重心主要放在同业的中小银行上。
而在近年,兴业数金将服务集团业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兴业银行2024年报指出,报告期内,兴业数金持续提升集团服务、科技输出能力,积极服务集团做好“五篇大文章”。
此外,中国银行2024年报显示,中银金科作为集团科技体系的综合化服务基地、场景生态建设基地、创新平台和统一输出渠道,深度融入集团综合化服务体系,助力集团数字金融发展。
现如今,商业银行正在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比如,2024年,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占该行营业收入的3.63%,金融科技人员占全行员工总人数的8.6%。
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金融科技人员为9041人,较上年末增加15.70%,并占该集团员工总人数比例的9.44%;该行2024年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41%,较上年末上升 1.15 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2024年报指出,截至去年末,集团累计获取金融科技专利授权3550件,较上年增加1382件,其中发明专利2438件。
8月7日,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公开表示,面对AI浪潮,招行实施“AI First”战略,打造“数智招行”,赋予AI能力建设优先地位,率先打造AI型组织,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银行。
他强调,“AI从替代‘体力’逐步转向替代‘脑力’,未来财富资管机构的服务手段、经营模式、产品形态、资产配置、投研决策等都将面临重塑。‘AI+金融’、‘人+数智化’已是大势所趋。”
此前,王良曾在2024年财报中介绍招行称,加大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投入,加快打造“AI+金融”“人+数智化”新模式,国内首家发布百亿级金融大模型“一招”,全行大模型应用场景超120个,促进人与科技相互赋能。
另外,浦发银行也在积极筹建和林格尔数据中心,并在总行科技发展部下设人工智能中心,作为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的引擎。
免责声明:刊发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网友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