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财商、理财如今是一大热门话题,也成为一些培训班的发力方向。很多没有专业背景或投资经历的投资者,都希望通过学习理财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投资赚钱能力。有大量名为“理财课”“财商课”的在线教学课程广告充斥网络,其中不乏“摆脱穷人思维”“1元学理财”等颇具诱惑力的广告语。
应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这类培训公司平时到处发公号广告,以1元钱加入理财训练营为噱头,诱导人们加微信群,然后以摸底调查等方式摸清用户收入情况,确定是不是捕猎目标,再有针对性地拉拢用户缴费升级为正式会员。最后,公司不是跑路,就是以各种理由甩掉已经缴费的会员,否则当初吹下的牛——一年可以赚多少收益,终有一天会被戳破。
这些培训公司就是这样一茬一茬割“韭菜”。这些伎俩,稍微冷静点的人其实都不难看明白,这种骗术,也早被不少媒体所揭穿过,可为什么还是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前赴后继充当“小白鼠”呢?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这些培训公司太狡猾,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从利益上蛊惑,从心理上诱导,让人一步步掉进陷阱。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说,许多人是吃了贪便宜、想“一夜暴富”的亏。
在相关投诉平台上,理财受骗方面的投诉有不少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无法联系到课程老师、推荐理财产品亏损严重、课程质量差等。这提示人们,在选择课程时,不要着急付款下单,而应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别全让受骗学员来扛
投资理财有风险,公众应当对理财有客观的认识。不过,“1元理财被骗近万元”的锅,不能全让受骗学员来扛。
无论是刷着微博还是短视频,我们总能看到穿插其中的各类理财课和其他线上课程,点开微信朋友圈,便可能会看到“1元学配音”“0元学编程”等“为你推荐”的广告。种种不厌其烦的课程广告,还时常在视频流中重复出现,对确有需求的用户极具诱导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从名不副实的课程内容来看,“摆脱穷人思维”“1元学理财”等广告语,显然涉嫌虚假广告。但目前,许多诸如在线“理财课”的虚假广告隐蔽性强,低门槛入群后,学员能够上一些基础性课程,一段时间后,诱导高消费和网络诈骗的套路随之而来,而由于此类课程往往依托社交平台建群,学员在支付高额学费时容易疏忽大意,难以留下维权证据。广告发布者利润空间大,违法成本却很低,导致社交平台虚假广告泛滥,对打着理财课程名号的欺诈行为,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信市场监管部门一定不会让这样现象持续发生。
绝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大多数人想要学习理财的原因,是不再满足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希望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这无可厚非。问题出在,面对学理财的需求,鲜有正规优质的平台。
目前,全程通过线上推广和学习的课程,确实给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但线上互联网是法外之地,且不说一些理财宣传语句涉嫌歧视,“学完之后可以跑赢通胀、投资收益率达到15%”之类的广告,更已经涉嫌虚假宣传。显然,“1元学理财”不过是一个骗局,绝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整治社交平台广告引流乱象需多方合力,可以考虑引入广告发布者和社交平台外的第三方广告审核机制。同时,加大对虚假理财广告和理财诈骗的惩治力度,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理财课程,别让“理财”再成“骗财”。
|
网友评论 |
|
|
|
|